斜顶又称斜推杆,东莞市马驰科注塑模具 厂斜顶侧向抽芯机构主要用于成型塑件内部的侧凹和凸起,同时具有推出注塑模具塑件的功能。此机构结构简单,但刚性较差,行程较小,制造也比较麻烦。
1.斜顶常规结构及其参数设计斜顶常规结构
①斜顶倾斜角a=5°~15°,常用角度为8°,α的值与塑件倒扣深度S和塑件的推出距离的关系为:tana=S1/HK式中,S1=S+(2~3mm);HK为塑件推出距离。
②S2=S1+(1~2mm)S1=S+(2~3mm)
③垫块9只用于精密注塑模具或承受注塑压力过大场合,一般情况下不用。
④在斜顶近胶一端,需做大于6mm的直身结构,并做一台阶面,以方便注塑模具加工、装配以及避免注塑时斜顶受熔体胀型力而移动。
⑤斜顶顶部需低于型芯表面0.05~0.10mm,以免顶出时擦伤塑件。
⑥斜顶表面必须氮化,以增强耐磨性。斜顶材料不应和内模材料一致。
⑦斜顶底部的圆轴8和滑块7必须淬火(50~52HRC),以免磨损。
⑧运动件3和7的摩擦部位均需注塑模具加工储油槽,且要均匀分布。
⑨多支斜顶的角度设计应考虑顶出行程走完后倒勾尽量同时脱离。
⑩斜顶的设计应考虑顶出行程后,塑件是否会随同斜顶横向移动,否则会损坏塑件的其他结构。
2.斜顶结构的几种常见形式
(1)分体式斜顶当斜顶较长但截面尺寸较小或倾斜角度较大时,通常将斜顶分体以节省材料,方便注塑模具加工,并提高斜顶推出的安全性和寿命。根据斜顶复位方法不同,这种结构又分为三种结构。
(2)摆杆式斜顶适用场合:一般用于塑件倒扣深度在3mm以内,注塑模具受到结构或尺寸限制,斜顶没有办法做斜度。
①从动模底往上安装时,要求d1-d≥0.5mm,S1-S≥0.5mm,H-H1>0.5mm.完全顶出后,T1-T≥2mm,以免复位时摆杆与动模相碰,这种结构的缺点是A面不能做斜度,容易磨损。摆杆材料按斜顶材料的选用规则,表面氮化0.06mm。
②从上往下安装时,要求D-D1≥0.5mm,而且T1>T,当T110mm,角度α取决于S1,S1=S2
(3)连杆式斜顶适用场合和摆杆式斜顶相同,a="5°~15°,常用角度为8°,M="3~5mm;N="4~6mm.当斜顶1较大时,可参考滑块台阶尺寸选取。
(4)T形槽式斜顶适用场合同连杆式斜顶,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。①在推出过程中,推杆的T形头不能脱离斜顶的T形槽。塑件推出行程L、斜顶侧向抽芯距离S1、斜顶倾斜角度a和塑件倒扣深度S之间的关系如下:S1="S+(2~3mm)"S1≥Ltana②推杆头部必须有防转结构。
(5)弹片式斜顶是应用弹片式斜顶实例,α≥2°,是弹片式斜顶的规格型号。
(6)定模斜顶定模斜顶是脱定模侧倒扣常用的机构,其原理和行程计算方法与动模斜顶一样。常见的结构有两种,这一种,该结构只适用于倒扣旁边有碰穿孔,可以用动模镶件推动斜顶复位。在动、定模开模时,斜顶在弹簧的作用下滑出。碰穿处接触面S在100m㎡以上,斜顶斜度α不要超过25°.定模斜顶的另一种形式这种结构适用于倒扣旁边没有碰穿孔,斜顶必须靠复位杆来复位。
东莞市马驰科注塑模具厂此种设计与后模斜顶相同,只是动力来源于弹簧和塑件对斜顶的包紧力,也同样需要加导柱、导套。斜顶斜度α不要超过15°,斜顶表面氮化0.06mm.根据需要也可以注塑模具设计成两节式斜顶,复位杆与导柱的直径不小能于Φ15mm。
文章编辑:铁头老左
本文出自东莞市马驰科精密制品有限公司转载请说明出处及链接
更多信息请点击马驰科官网http://www.matsuga.com.cn
全国服务热线
咨询电话
客服二维码